查看原文
其他

【韶关古村】十里亭镇湾头村

韶关史志
2024-10-10





湾头村一角

(浈江区史志办供图)


湾头村位于浈江区十里亭镇,距离镇政府约15公里。该村地处浈江河畔,倚靠横亘东西的丹霞山南部余脉,东靠烽火岭与仁化县大桥镇交界,西至皇罗寨与十里亭镇腊石村接壤,南至八角塘与新韶镇黄浪水村相连,北与犁市镇黄竹村分9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形成了“头顶天子降,腰揽将军坳,脚踩八角塘”的风水格局。因村边有一块大石头,浈江河水沿着这块大石头而在此转弯,为浈江第一湾,故村名为“湾头”。该村于20世纪70年代通电,80年代通电话,2000年通网络,2006年通自来水,2009年村里主要道路实现水泥硬底化。
明朝洪武三年(1370),江西南昌有卢、姜、李三姓迁居此地落藉,湾头渐聚村落,他们至今仍是该村的主要三大姓氏,此外村中还有彭氏、石氏、康氏、付氏、袁氏、钟氏、欧氏、林氏,属疍家,主要语言是本地粤北方言(韶州府),俗称虱乸话。目前,湾头村下辖5个自然村,分别是高地街卢屋村、姜屋村、李石屋村、李屋新村、河边村。村中建筑大都为清末民初古民居,村街整体布局随地势而建,由河砾石及红石板铺砌街、巷道,因旧时村内有九口井、村中河渠上架有十八座大小石、木桥,故有“九井十八桥”之称。单体民居多为四合院,青瓦、青砖、抬梁穿斗式混合砖木结构,颇有“小桥流水、青山隐隐、炊烟缭绕、诗韵盎然”之美景。此外,村东的烽火岭海拔330米,原山上设有烽火台,相传为古代浈江水路交通危险信号的联络站。


该村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清乾隆时期安徽凤阳知府卢广居的故里;明清科举屡出进士和举人,清代乡试每年亦有十数人中秀才者;民国时期黄埔军校毕业生就有4人,从这里还走出了台湾立法委员、曲江县县长、曲江中学校长、韶州师范校长等才俊。

湾头村石拱桥

(浈江区史志办供图)

头村是一个主要借助浈江历史通商航道而逐渐兴盛的古村落,巷道随处可见功名石残片、饮马槽、官墩等,较好地保存了村落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大量传统建筑,特别是其“九井十八桥”的历史格局。湾头村石拱桥是湾头古村保存较好的古桥。该石拱桥建于清朝,东西走向,水面至桥面,高2.1米,拱高1.6米,桥面长2.5米,3米。石桥横跨一条名为“玉带水”的历史水渠,该水渠是入村水系的主要部分,水渠底部以条石砌筑,现保存完好。该桥桥面已用水泥重新铺设,与当前宽阔的入村通道融为了一体,从桥身侧面观察,石桥总体保存完好。


村中“九井”中保存较好的古井为湾头建于清代,2009年重修,水源较为充沛。井身石块垒筑而成,圆形;井沿石灰岩石筑成,圆形,有唇。井口外径1.35米,唇厚0.13米,井沿0.47米(现高)。古井北约两米处矮墙上立有残碑一块,因残缺而不见其年款,其内容似乎是关于在井边洗衣等活动的告示。残碑前方放置一块碑,为《重修石螺边井碑记》,因表面磨损严重,依稀辨认为清嘉庆年重修芳名碑。这口有着纪年重修碑的古井也反映了湾头作村为古村落的悠久历史文化。

湾头古井

(十里亭镇政府供图)




村中每个自然村、每个姓氏几乎都建有祠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湾头高第街卢氏祠堂,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悬山顶、砖(青)木结构。为一开间二进布局,面总阔10.92米,进深42.4米,面积约714平方米。大门前设石鼓一对,上雕刻有兽铺首等饰物。大门东侧为角楼,青砖砌成三层硬山顶建筑,其屋顶正脊两端向上起翘,两条侧脊两端微飞起。大门内进左侧设有照壁一堵,青砖砌成,长3.11米,厚0.44米,高约3米。照壁正对面是第二门,门额处悬挂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拔魁”匾,第二门内进即为祠堂主体,二进,内参用圆柱,石柱础上圆下方。各进间有天井(青砖砌成,其上铺石条),天井两侧山墙各开一侧门通向两侧房屋。


村中还有特色民俗建筑卢氏老宅,国民党高官卢崇善故居该故居建于中华民国,坐南向北,硬山顶、砖木结构,面阔18.15米,内深8.16米,面积148平方米,为左右两栋紧贴在一起。右栋为三层建筑,以中间楼梯间为中轴,两侧基本对称。正门采用石灰岩石门槛,门楣采用红砂岩。正面墙体每层两侧各开一窗,首层为小方窗,红砂岩窗框;二层方窗窗楣石灰刷白,上用砖砌成屋檐状;三层方窗顶以砖砌成弧状,平墙。正门内设木制扶梯,两侧为房间。左栋为四层建筑,正面首层开两扇门,门额处以砖砌成弧顶;二层开长方窗,窗顶亦由砖砌成弧顶;二层与三层之间右砌有两层屋檐;三层开两扇窗,弧形窗洞;四楼为阁楼。当前,该旧址整体面貌及结构保存尚可,无人居住,右栋首层则关养家禽。屋檐瓦面多有残损,右栋阁楼左侧增建泥砖房一间,屋檐有杂草生长,一二楼门窗有损坏。2016年,该旧址被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为韶关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湾头村曾有宗教建筑西峰寺(西华庵)。据韶州古方志记载,西峰寺始建于宋大观三年(1109)间,“在曲江泷下都”,明洪武年间(约1368)曾重修,后寺毁,另建西华古庵,取“灵感显应由来旧矣”。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改名西华庵。新中国成立后,西华庵在破“四旧”运动中被拆无存。1994年,由袁凤秀、何洁荷等16名香港居士出资复建,取名“慈航净苑”。

湾头村卢氏祠堂(十里亭镇政府供图)


湾头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的传统舞蹈——“香火龙”。明末清初,浈江水运发达,作为浈江第一湾的湾头村是著名的水上驿站,码头上熙熙攘攘,村镇中繁华热闹。由于浈江过去水运险滩重重,上游有大黄滩(今湾头水利枢纽附近),下游有水口庙,来往货船在过了一个险滩之后,都要在湾头水驿站停留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再过另一险滩。为了保佑过万商船和客商安全,因此有了期盼保佑浈江沿途从事水运、码头工作的人们平安顺利安全的民俗活动“舞香火龙”。


香火龙就地取材,用本地稻草扎成龙头,再用稻草和木棍编织成龙身和龙尾,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村中舞香火龙的活动整整持续三天。第1天龙身长33米,寓意生生猛猛;第2天36米,寓意六六大顺;第3天39米,寓意福禄长久,子孙延绵。在舞龙结束前,香火燃尽,人们把龙身送往浈江河边,谓之送龙入水,灵龙则逐波而去,保佑过往商船和客商安全。民俗活动结束后,村里宴请参与舞龙的人们吃宵夜,谓之“煲龙粥”。据村中老人回忆,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便未见舞火龙,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加之政府对优秀传统民俗的保护利用,湾头村民重新延续了历史传承,坚定了对本村民俗文化的自信心。“香火龙”于2018年被列为浈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湾头村特色民俗活动——香火龙

(浈江区史志办供图)

湾头村因水而兴,也依水而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湾头村就建成投产了当时韶关市郊区第一座农村水电站——湾头水电站,结束了市郊区无水电的历史。2008年12月,位于湾头村与仁化县大桥镇的交界处的湾头水利枢纽破土动工,2011年建成投产,是韶关市重要防洪工程,集防洪、发电、观光于一体,与武江的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一道,使韶关市区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

湾头水利枢纽(浈江区史志办供图)


如今,湾头村的经济构成已不再是农业为主,而是以出租林地、田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主要收入,有数家企业有合作关系,其中韶关市三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浈江区农业示范龙头产业园,产品主要有无公害蔬菜、无公害瓜果和花卉,曾于2004年被推选为广东省1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和韶关市“无公害蔬菜产业新技术示范基地”,其农产品拿比特西瓜、香瓜、圣女果等远销国外。随着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公共事业蒸蒸日上,近年来,湾头村陆续建成文化广场,改造整村灌溉水渠,建成卫生站,完成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水平。2019年,湾头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浈江区史志办供稿)

来源:《韶关古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韶关史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